“欧佩克+”式微下的能源公司战略新机遇

近年来,“欧佩克+”试图通过减产协议稳定油价。然而,这一协议并没有涉及违约后的惩罚措施,使得这一策略面临执行难题,即部分成员国未严格遵守产量配额,大幅度削弱了减产协议的效果。例如,2025年2月,“欧佩克+”的原油产量约为3606万桶/日,额外减产执行率约为82%。其中,沙特阿拉伯完全落实了减产目标,但阿联酋和哈萨克斯坦的执行率较低。这种配额执行的不一致性引发了欧佩克内部的紧张情绪,削弱了“欧佩克+”在全球市场的协调能力,使其难以像过去那样主导油价走势。同时,产油大国美国的页岩油革命使其油气产量激增,2024年原油产量攀升至日均约1320万桶的历史新高。美国、巴西、圭亚那、加拿大等国近年不断增产,仅2024—2025年非欧佩克原油供应就增加约150万桶/日,抵消了“欧佩克+”减产腾出的市场空间。

  受上述因素影响,“欧佩克+”在全球原油供应中的份额显著下降。美国能源信息署(EIA)预测,“欧佩克+”产油量占全球比例将从2016年约53%的高位滑落至2025年的46%左右。最近,“欧佩克+”计划从2025年4月起逐步增产,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每日增加220万桶的产量。这一决定标志着该组织开始放松自2022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减产政策,试图在稳定市场供应的同时维持成员国的经济利益。

  然而,考虑到全球市场需求疲软和非欧佩克国家的持续增产,这一增产计划可能进一步削弱“欧佩克+”对油价的控制力,并对全球石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。这意味着,“欧佩克+”过去依赖减产维持油价的传统手段可能难以奏效,市场供需关系将更加依赖全球经济状况和技术进步。此外,主要进口国可能借机加速能源结构调整,降低对“欧佩克+”石油供应的依赖,从而进一步削弱该组织的市场主导权。

  面对欧佩克影响力削弱带来的油市波动,壳牌选择以提高LNG供应链掌控力和市场份额来保持整体业务的稳定增长。壳牌认为,LNG将在能源过渡中扮演关键角色,计划在2030年前,每年将花费约130亿美元用于天然气和上游业务的支出。这项业务的重点将放在LNG方面。这一战略转变在组织架构上也有所体现:壳牌在2024年宣布削减约20%的上游勘探岗位,将资源更多投向清洁能源和LNG业务。壳牌每年发布的《LNG前景报告》持续看好亚洲市场,预测到2040年,全球LNG需求将比目前扩大近6成,达到每年6.3亿吨至7.18亿吨。

  埃克森美孚则一方面抓住欧佩克减产留下的市场空间,大举投资增产美国页岩油;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全球天然气业务,将LNG视为长期增长点。2023年,埃克森斥资约600亿美元收购美国二叠纪盆地页岩油公司先锋自然资源,使其在美国的油气产量显著提高,占据更大非欧佩克供应份额。与此同时,埃克森美孚与卡塔尔能源公司合作的美国Golden Pass LNG出口终端即将投产,预计2026年至2027年前后投入运营,每年将新增约1600万吨的出口能力。埃克森美孚公开表示,计划在2030年前将自身LNG供应规模增加近1倍。埃克森美孚试图把握住LNG需求红利,减少对欧佩克产量政策的依赖,以实现业务多元化和抗风险能力的提升。



来源:中国石油报  作者:实习记者 赵静岑